孕妇惊心动魄的经历,胜过想破头的编剧!
8月27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NICU住了10多天的小宝终于出院,回到家中。
宝宝的家人忍不住喜极而泣,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为了这一刻,从怀孕初期到现在,小宝的母亲朱女士屡次历险,惊心动魄的经历比小说还要曲折。
“熊猫血”+不良孕产史+瘢痕妊娠,双胞胎能否继续住在子宫里?
33岁的朱女士是RH阴性稀有血型,俗称“熊猫血”,2009年怀孕到足月时,因胎心停跳、虽紧急行剖宫产,也未能保住孩子,留下深深的遗憾。
2012年,朱女士经剖宫产生育一个孩子。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2018年初,朱女士再次怀孕,且是双胞胎。
不过医生却告知,其一个孕囊附着在子宫瘢痕处,非常危险,多家医院均建议减掉瘢痕处孕囊或者放弃此次妊娠。
在经历过丧子之痛的朱女士看来,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为孩子争取到活下来的机会!她和家人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找到武海英主任,表达了想保住孩子的强烈愿望。
武海英主任接诊后,根据其实际情况,如实告知了风险:
瘢痕妊娠患者在怀孕过程中,随时面临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大出血的风险;
“熊猫血”,万一出现问题需要手术,备血难度大。
但朱女士强烈要求保胎,武海英主任对其进行严格的高危妊娠管理,叮嘱她和家人定期检查,一有不适立即就医。
意料之中,前置胎盘植入;情况复杂,胰腺炎添乱
朱女士妊娠29周时,因阴道出血、妊娠期糖尿病住院治疗,盆腔磁共振结果提示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植入。
产科给予保胎、止血药后,好转出院,同时在门诊继续接受高危妊娠管理。
为了宝宝的顺利降生,朱女士严格遵循医嘱,药物、饮食都很注意,满心期望能将孩子在腹中多养一段时间,这样成活的几率更大。
在家还没安稳半个月,8月6日凌晨,朱女士突然出现持续性腹痛,表现为子宫底处压痛、腰背部放射痛、左肾区叩痛,变换体位不缓解,伴小便次数增多,无排尿痛。
家人立即将她送到省医产科,入院急查血脂显著增高,3次检测凝血结果均无法测出,血淀粉酶正常,尿淀粉酶增高,心率波动于120-130次/分。情况不止是早产这么简单!
产科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联系消化内科、肝胆外科等专家,会诊认为情况危急,需要进行腹部CT明确诊断。
医生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其做检查和不做检查的各自风险。朱女士及家人认真考虑,同意检查。急诊检查结果提示为胰腺炎!
危情突现,多学科联手完成急诊手术

就在不断沟通、完善检查的过程中,朱女士出现阴道出血增多、伴随不规律的下腹疼痛,医生立即给予止血和保胎等药物,有效减少了出血量。
众人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朱女士上腹痛加剧,心率增快,病情危急,母婴危在旦夕!
武海英团队立即决定为患者实施剖宫产,同时——
?紧急联系输血科燕备战主任协调各血库调配“熊猫血”;
?向麻醉科请求派出经验丰富医生支援;
?请介入科专家上台,为患者实施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减少术中出血……
在多学科专家联手下,朱女士顺利娩出胎儿,成功保留了子宫,术中出血1000毫升,输入了备用血液。
持续治疗,家人终于团圆
术后,31周加4天出生的两个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诊治。由于病情危重,大宝未能继续留在这个世界。8月27日,小宝顺利康复出院。
在产科,医生为朱女士进行补充体液、营养支持、解痉止痛、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等治疗。在生命体征平稳后,8月15日,转入肝胆外科治疗胰腺炎;20日,顺利出院。

朱女士说,怀孕初期一直在痛苦中纠结,是在省医的一次次就诊、检查、指导、保胎,才让他们离希望越来越近;到了生产时,更是因为省医团队的胆大心细、技术精湛,才“抢回”了期待已久的小生命,自己也保留了子宫。真心感谢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倾力付出,才让我们一家人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