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肝肉芽肿病的病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如结核和其他分枝杆菌感染,布鲁菌病,土拉菌病,放线菌病),真菌感染(如组织胞浆菌病,隐球菌病,芽生菌病),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病---全世界范围内肉芽肿病的最主要病因,弓形虫病,内脏幼虫移行症).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较少见,以及其他感染如立克次体病(Q热),梅毒.
结节病是最重要的非感染性病因.大约有2/3的结节病患者肝脏受累,并有时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很多药物(如奎尼丁,磺胺,别嘌呤醇,保泰松)都可引起结节病.此外,肝肉芽肿病也可见于风湿性多肌痛,胶原性疾病;没有淋巴瘤形态改变的霍奇金病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
在原发性肝脏疾病患者中,发生肝脏肉芽肿病的病例相对少见,其中只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最重要的原因.这种病例,尤其病程早期,其门脉周围的肉芽肿很典型,且通常合并有其他的组织学改变.此外,在各种其他肝病患者偶尔也可发现少量的肉芽肿,而且常常是因脂肪小滴所致,故称脂肪肉芽肿.这种肉芽肿没有临床意义.
在许多病例可能找不到确切的病因,但少数患者有反复发热,肌痛,疲劳和其他全身性症状,而且常持续多年间断发生.这种特发性肉芽肿性肝炎是一种特殊的疾病还是结节病的一种变异型尚有争论.
临床表现
患者的临床表现因病因而异,而肉芽肿本身一般并无临床表现.甚至肝内广泛浸润也只出现轻微的肝肿大,几乎不发生黄疸.如病人有发热,不适和其他全身症状,提示肉芽肿可能由感染引起,而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则特别常见于结核和真菌感染.病史是证明药物性病因的关键.各种全身表现则有助于诊断结节病,胶原性血管病,淋巴瘤和其他疾病.在这种患者中很难发现原发性肝病的体征,除血吸虫病外,通常没有肝脾肿大,即使肿大,也很轻微.
预后
如治疗得当,感染或药物性病因引起的肝肉芽肿能完全治愈.结节性肝肉芽肿能自发消失或持续多年,通常临床上没有肝病的表现,但偶尔也可发生进行性肝纤维化和门脉高压(即结节性肝硬化).患血吸虫病时,几乎无例外地发生门脉周围纤维化(干性纤维化).虽然患者肝功能正常,但进行性的门脉高压可引起明显的脾肿大和曲张静脉出血.
肉芽肿病的治疗方案因病因而异.如果未能作出明确的病因诊断,最好先对患者进行随访,而不能盲目地采用抗生素或其他方法治疗.对长期发热伴相应临床表现和全身状况衰竭的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是合理的.使用皮质类固醇对进行性肝结节病有效,但不清楚这种治疗是否可以预防肝纤维化.皮质类固醇并不是对所有的肝结节病患者都适用.如果病人患有结核和其他感染性疾病则不能使用.此外,皮质类固醇可缓解特发性肉芽肿综合征患者的反复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