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在逆转乙肝肝硬化上的疗效对比

时间:2019-06-09
      乙肝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硬化多由乙肝引起,当人体受到乙肝病毒的侵袭时,引起乙肝患者的肝脏发生病变,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形成乙肝肝硬化。2017 年 10 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乙肝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乙肝肝硬化晚期多以肝腹水、癌变等并发症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对此,临床领域采用合理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此,就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在逆转乙肝肝硬化上的疗效对比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略

2 结果
(1)两组患者在治疗肝功能上的疗效对比见表 1,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要显著,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两组患者治疗 HBV-DNA 水平转阴率的疗效对比见表 2。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组 HBV-DNA 水平转阴率在治疗 12周、24周和36周之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体转阴率为 93.88%,对照组总体转阴率为 83.6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恩替卡韦是一种鸟 嘌呤核苷酸类似物,对 HBV-DNA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乙肝的治疗。替诺福韦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抑制HBV 的合成,通过抑制 HIV-1 逆转录酶的活性抑制 HIV
病毒复制。两种药物通过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肝硬化程度,但两种药物在逆转乙肝肝硬化过程中优劣不同,在不同时间节点其疗效存在差异。
本研究为观察比较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对逆转乙肝肝硬化的治疗效果,选取 98 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治疗 36 周时,替诺福韦组患者的AST、ALT 和 HBV-DNA 转 阴 率 分 别 为(38.56±8.91)U/L、(35.47±8.43)U/L和 93.88%,明显高于恩替卡韦组患者的(53.45±1.75)U/L、(49.65±8.36)U/L 和83.67%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肝硬化的组织学特征包括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及再生结节,属慢性进行性疾病。替诺福韦作为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具有水溶性,可被迅速吸收并降解成活性物质替诺福韦,替诺福韦再转变为活性代谢产物替诺福韦双磷酸盐,替诺福韦双磷酸盐直接竞争性地与天然脱氧核糖底物相结合而抑制病毒聚合酶,且乙肝病毒对替诺福韦产生的耐药性也比较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所以采用这一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轻药
物副作用对患者肝功能造成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治疗结果还表明,在不同的治疗时间点,替诺福韦在阻止 mRNA 逆转录负链及 HBV DNA 正链合成的疗效表现上比恩替卡韦更强,具有较优良的选择性治疗指数。综上所述,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在逆转乙肝肝硬化疗效对比之后,替诺福韦在肝功能恢复和转阴率水平上表现更为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