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是女性美的象征之一。但同时也很脆弱,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对乳腺癌患者而言,除了疾病本身的痛苦,失去乳房也是一种巨大打击。留住健康与美丽,现代医学能为她们做些什么?保住乳房对她们的意义手术当天,她坚持化完妆再上手术台。手术后,得知乳房被成功保住,她激动得泪流满面……
在某机关工作、年仅30多岁的李女士,患上乳腺癌多方求医,均被告知治疗需要进行乳房全切手术。对爱美、爱穿旗袍的她来说,这是人生无法承受之重。为了能保住乳房,她抱着一线希望在求医路上继续打听。经朋友介绍,她最终找到了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乳腺外科三病区主任刘慧,得知可以进行保乳手术,这让她的人生迎来新转机。保乳手术很成功,李女士的形体没有因为手术而残缺。第二天查房时,她走出病房,拥抱每一位医护人员表达内心感激,并在随后成为了病区的“义工”,每天义务到每间病房,现身说法,为素不相识的患友加油打气,鼓励她们不要放弃生活的信心。她画了一幅色彩斑斓的蝴蝶,上面写上“重生”,作为纪念。出院时,她穿上一件美丽的旗袍,以乐观向上的姿态,为病友们作出表率。
另一位经商的贺女士,容貌美丽,性情开朗,非常在意自我形象,却在几年前确诊为乳腺癌,跑遍全国多家医院均被告知需要做乳房全切手术。贺女士如同掉入万丈深渊,关闭了苦心经营的十几家连锁店,从此闭门不出,完全放弃了自我。住进乳腺外科三病区后,刘慧为她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努力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保住了她的两侧乳房。贺女士恢复了爱美与开朗,如今,她新增了弹钢琴、跳舞、游泳等多项爱好,生意也重新红火起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2020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42万例,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于第一位。它不但威胁着患者的躯体健康,而且,对天生爱美的女性,化疗后的光头、乳房切除后的形体改变,更是严重摧残着她们的自信与尊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三病区,每年手术约1500台次。对年轻的患者,不管病情多么疑难,医护人员总是首选保乳治疗。医学研究表明,保乳手术和乳房全切手术术后复发率并没有明显差别,给患者带来的不同心理影响却是天壤之别。
乳腺癌不再“一切了之”
当女性得知自己患乳腺癌,大多数会产生悲观、焦虑、恐慌的情绪。其实,乳腺癌目前治愈率较高,如果能做到早期诊断、规范化综合治疗,早期乳腺癌是可以治愈的。比如I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90%以上。而一些复发转移的晚期患者,虽然不可治愈,目前通过合理的综合治疗手段,也能够控制病情,延长生存。WHO已把乳腺癌归为像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一样的慢性病管理范畴。随着各种影像技术的提高,早期乳腺癌查出比例增高。对于早期乳腺癌来说,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达到治愈目的,另一部分患者通过增加术后辅助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达到治愈。
手术方式更加多样,综合患者的病情及意愿,还有乳房条件,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比如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再造术、乳房单切术等,不再像以前“一切了之”。通过体检或筛查,早期发现乳腺癌是提高乳腺癌整体治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病期早也有机会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刘慧主任医师曾参与制定河南省首个乳腺癌规范化治疗指南病区,还开展了乳癌术后自体组织移植乳房再造、乳腺肿瘤空心针活检及乳腺癌真空辅助活检等国内领先的技术。其中,她在挪威学习引进的乳腺癌保乳术及乳房塑形、乳房再造术,应用推广后让数以千计的乳腺癌患者获得重生。
哪些患者适合保乳手术
保乳手术要求:满足肿瘤治疗的要求,切除的标本切缘应该是阴性,无肿瘤残留;术后乳房具有一定美观度。在这样的原则下,通常是早期患者(肿瘤大小属于T1和T2分期),且具有保乳意愿、无保乳禁忌证的乳腺癌患者;乳房有适当体积,肿瘤与乳房体积比例适当,术后能够保持良好乳房外形患者。对于多灶性乳腺癌,也可以进行保乳手术。经术前化疗或术前内分泌治疗降期后,达到保乳手术标准时,也可以慎重考虑。不适合保乳手术的患者:妊娠期患者,不同象限多个肿瘤,多次切缘病理阳性,有放疗禁忌症,或患者对保乳有顾虑不愿保乳等。
如果患者对于保留乳房有顾虑或者是不适合保乳,则需要进行全乳切除,切除以后有乳房再造手术可供选择,主要包括假体乳房重建、自体乳房重建以及自体联合假体,不同乳房类型、不同体型的患者适合不同的再造手段。
乳房再造可以为不愿意保乳或无法保乳的患者提供乳房外形修复机会,使其能更自信,更好地回归家庭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