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24小时或死亡。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然而,近年来因为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脑卒中有明显的年轻化。
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因。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是日本的3.5倍。在脑血管病中,脑卒中的危害尤为严重:患者痛不欲生,家属苦不言堪,社会负担沉重。
脑卒中还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时住院抢救治疗。同时制定早期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程序,积极及早与正确的康复治疗,将使80%的患者功能明显改善,只有10%~20%的患者留有严重或中度残疾。
那么,当患者在康复时往往存在一下误区:
①在肌肉力量还没有达到时就过早开始肌力训练,比如用瘫痪的手去拿取物品,结果使患者丧失自信心。 ②相信有“灵丹妙药 ”可以治疗瘫痪的肢体,到处寻找秘方。③认为康复治疗是后期工作,可有可无。④家属往往认为康复治疗是医生的事,与家属无关。康复师训练结束后不再给患者进行锻炼。⑤患者在急性期静卧不动。 ⑥输液治疗时家属为了好照看,通常选择患侧上肢静脉输液。 ⑦不注重基本动作的训练,强行练走路或爬楼梯。 ⑧过分依赖医生或家属过度的被动治疗。⑨康复锻炼只在医院进行。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康复应遵循的原则:①选择恰当的适应症。②及早开始,病情稳定后24-48小时 。③不同阶段选择不同方法。④按一定的程序进行。⑤全面的康复。
相信经过我们医护、患者、家属共同的努力,使脑卒中患者尽可能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