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尾状叶的位置及结构
尾状叶位置深在,被第一、第二、第三肝门所包绕;左侧为脐静脉韧带(Arantius韧带);右侧与肝右后叶相连,没有明确分界;上端紧邻三支肝静脉;下端
是肝脏脏面;下前方是肝横裂的后缘,紧邻门静脉分又及其分支;后侧环绕下腔静脉。Kumon_l o于1985年根据肝脏铸型标本的研究将尾状叶分成i部分:Spie—gel叶、腔静脉旁部以及尾状突部。Couinaud分类中初始将肝脏分为8个段,尾状叶即为第1肝段或肝背段,而后Couinaud又以脐静脉韧带为界,将肝固有尾状叶即Spiegel叶定义为肝第1段,而腔静脉旁部和尾状突部定义为肝第Ⅸ段、3J。2002年,中国肝脏专家组正式接受了国际肝胆胰学会(International Hepato—panereato—biliary Assoeiation,IHPBA)有关肝脏解剖和切除命名的建议,将肝脏分为9段,即Couinaud I段到Ⅸ段。
2.尾状叶的门脉三联
与其他肝段不同,尾状叶具有独立的管道系统,其门脉i联也形成Glisson鞘,并分为左蒂和右蒂进入尾状叶。左蒂位置相对同定,多于Spiegel叶的中下1/3进入尾状叶;右蒂相对不同定,可进入腔静脉旁部或尾状突部,甚至缺失。Spiegel叶的门静脉相对稳定,主要源自门静脉左支,腔静脉旁部的门静脉主要源自门静脉主干和门静脉分叉部,尾状突的门静脉主要源自门静脉右支-。尾状叶的肝动脉时有变异,以左右各1支者最为常见。尾状叶的胆管变异较多,常见为左右2支,可分别汇人左右肝管或左右肝管汇合处,少数尾状叶胆管汇入临近的肝内胆管。
3.尾状叶的静脉回流
尾状叶的静脉回流不同于其他肝段,尾状叶静脉lffL一般不汇合成静脉下后再汇人下腔静脉,而是直接通过存在于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尾状叶与下腔静脉
之间的潜在性问隙)的多支肝短静脉(通常为3~12支)汇人下腔静脉。其中,较粗的肝短静脉(2~4支)通常出现在尾状叶的中1/3或下1/3;有侧上l/3的肝短静脉的小分支有时也汇入肝有静脉或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而由于肝短静脉分布在IVC的两侧,故可以在两侧肝短静脉问到上方肝右和肝中静脉问建立一条安全的无血管通路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