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TACE 是PHC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TACE 可有效阻断肝癌来自肝动脉的血供,持续释放化疗物质使癌灶缩小、缺血,甚至坏死。目前多采用碘化油混合化疗药,注入肝动脉,从而发挥持久的抗肿瘤作用。TACE 反复多次治疗可使癌灶缩小,然后进行手术切除;也可在手术切除后进行TACE 治疗,发挥清除残存癌细胞和降低复发率的作用。
2 射频消融术(RFA) RFA 通过电极头部发出中高频的射频波,激发组织细胞进行等离子震荡,离子相互撞击产生热量,从而快速杀死肿瘤细胞,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阻止其向肿瘤供血并抑制肿瘤转移。RFA 用于治疗直径小于3 cm 的PHC,可获得接近手术切除的远期效果,并且具有微创、美观、安全等优点。Nanashima 等对200 例直径小于3 cm 或小于3 个结节的小肝癌病例进行了分析,其中144 例施行肝切除术,56 例施行消融术,结果显示,对于单个癌灶的治疗,切除术与消融术的效果相当,而对于2 ~3 个癌灶的小肝癌,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较优。在各种消融方法中,RFA 的优势较明显 。
3 无水酒精注射疗法(PEI) PEI 是在B 超的引导下,将无水酒精直接注入肝癌组织内,使癌细胞脱水变性,产生凝固性坏死。PEI 可使小肝癌明显缩小,可控制晚期肝癌生长速度,延长患者生存期。
4 放射治疗 随着放射生物学和放射设备的应用技术不断发展,放射治疗已成为PHC 的重要治疗方法。早期因肝细胞对放射的耐受量低于肝癌细胞
的根治量,故常规放射的肿瘤控制率低、正常组织的杀伤率高。因此,放射治疗只用于巨大肝癌和晚期肝癌的姑息治疗。近年来,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DCRT)技术应用于临床,使得正常肝组织受量减少而得到保护,并提高了肝癌局部控制率。目前,放射治疗主要用于一般情况较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黄疸、腹水和脾功能亢进等其他症状,肿瘤较局限,尚无远处转移而又不适合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者。Tse 等 报道,41 例PHC 患者中有31 例无法手术切除,给予2 周的放射治疗,伴有脉管癌栓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6 个月,不伴有脉管癌栓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7.6 个月。这也证明了放射治疗更适用于肝功能尚好且无其他复杂症状的患者。
5 系统化疗 化疗分为单药化疗和联合化疗。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阿霉素、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等。单药化疗疗效较差,不良反应较大,目前在临床上不提倡应用。联合化疗是针对PHC 的特点,选用数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进行配伍应用。联合治疗可降低药物毒性和剂量,减少耐药性的发生,使更多的细胞群体敏感,最终提高化疗的效果。一些新的化疗药物的临床使用和临床研究使系统化疗在PHC 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