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各型肝病肝移植时机

时间:2016-08-31

(一)乙肝肝硬化 

一般认为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行肝移植:(1)出现一个或多个与门静脉高压或肝功能衰竭相关的并发症。如反复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难于控制的腹水、肝性脑病、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反复发作的自发性腹膜炎和肝肾综合征等;(2)严重嗜睡、难于控制的瘙痒、严重代谢性骨病(易发生骨折)、反复发作细菌性胆管炎等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3)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25g/l;凝血酶原时间(PT)超过正常对照5秒以上;血总胆红素≥50-100mg/l

(二)丙肝肝硬化

丙肝肝硬化是欧美等国家肝移植适应症中最常见的病因。并且很多患者经常同时有过量饮酒史,因而酒精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常发展较早,丙肝肝硬化所致黄疸常出现要滞后一些。因而,不能以患者是否出现黄疸来判断是否适合接受肝移植;而是一旦肝脏合成功能下降(血清白蛋白<28 g/l,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6秒)以及相关临床症状时,即可考虑行肝移植手术。

(三)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病时,肝纤维化最早发生于肝小静脉的终末支,即中央静脉周围,为乙醇衍生物乙醛对肝脏的损害所致。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阻碍了肝窦内皮细胞孔隙的通畅,影响了肝细胞与血液间营养与代谢产物的交换,当病变严重时,可发生肝硬化。

尽管将酒精性肝病作为肝移植适应症仍然存在社会学和伦理学的争议,但是现在普遍观点认为出现严重的肝功能失代偿时是肝移植的适应症。然而术前术前此类患者必须经过严格的“6个月标准考量,即患者切实戒酒至少半年以上。因为部分患者在戒酒以后,肝脏功能和患者临床状况可能得到改善和恢复,从而不再需要接受肝移植手术。术前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行肝移植关键基于两大问题:酒精依赖和合并存在的酒精相关性疾病,如酒精性疾病等。如果在严格监督下,患者戒酒后,较差的肝脏功能无明显恢复和改善,那么应当选择接受肝移植。这类患者短期预后通常比较好。然而,一部分移植术后患者会出现再次饮酒,虽然绝大多数饮酒量并不大,不足已出现严重的身体健康损害,但是移植医生仍应该鼓励并提供切实帮助让患者彻底戒除酒精,

(四)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性肝功能衰竭常常表现为正常健康的肝脏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大范围的损伤和继而出现的肝性脑病。根据黄疸与肝性脑病出现的时间间隔,可以将急性肝功能衰竭分为超急性(0-7天),急性(8-28天)和亚急性(29-84天)。

肝移植术仍然是部分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当然,对于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在接受肝移植术时,应重点强调病例的选择。因为急性肝功能衰竭虽然早期死亡率高,但是经过有效的保守治疗后能够存活下来的患者,肝脏往往可以在组织形态和功能上达到完全的恢复,这类患者显然不适合接受肝移植手术。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是决定患者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例如不明原因的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以前称作暴发性非A,非B或者血清标志物阴性肝炎)患者预后通常很差,肝移植是最佳治疗手段。急性肝功能衰竭行肝移植术,由于术前患者极差的全身状况,手术准备时限限制和供体选择的限制,患者预后常差于因慢性肝功能不全接受肝移植的患者。尽管如此,文献报道,对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地施行肝移植手术(中位等待移植时间:3.5天),患者的短期生存率仍然可以达到84%,如果等待时间过长,短期生存时间明显下降,至35%左右。因而术前能够准确预测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筛除可以自发恢复的患者,能够在预后不良患者处于疾病的早期时及时实行肝移植手术,势必成为提高急性肝衰竭肝移植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关动态